有朝中其他臣子看待他的眼神和态度。虽然他还是工部尚书,但大家都知道出了这样的大事王命璿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去职了。
而且他的年龄不小了,一旦去职最终的结果就是告老还乡,再也没有可以重头再来的机会。这对王命璿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人也一下子老了许多。
可今天在看完皇帝给大家的这个折子后,王命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抑制不住的怒火。闹了半天黄河决堤并非是自己和工部的原因啊!原来是地方官府和士绅大族还有官宦世家的问题所在。
虽然工部在监督上的确有所不力,可假如不是后者私自瞒着工部和朝廷偷偷挖开河堤,引水入渠争夺水源的话,淮北如何能遭受如此大灾?哪怕就算是有些地方决堤,可主要河工未损,充其量也就淹没部分地区罢了,根本不可能酿成如此大祸。
想到这,王命璿双手不由得颤抖起来,脸上更是露出了狰狞之色,气得咬牙切齿。
平日里王命璿如同一个和善的长者,人缘颇为不错,可实际上王命璿年轻时候脾气却是很火爆的,他当年可是以性格耿直敢于直谏出名,现在年龄大了火气自然比年轻时要小些,但不代表王命璿真的成为了一个好好先生。
尤其是在这件事上,可以说王命璿等于给人背了黑锅,一世英名差点毁于一旦,这如何能让王命璿忍下这口气?
“居然有如此之事,简直是骇人听闻!”王命璿忍不住起身就道:“陛下!此事必须严惩不贷!地方如此作为是欺君罔上,更是草率人命!不顾河工大事,以酿成如此大祸!如不严惩,天理难容!国法更难容!”
“王老大人所言甚是,但臣以为此事牵连甚广,而且不是一朝一夕所成,陛下还是慎重为好。”这时候,孔贞运开口说了这么一句,他这句话引起了其他人的赞同,尤其是杨嗣昌、钱谦益和范复粹都表示认同,在他们看来这件事的确是骇人听闻,可同时也牵涉太广,不是那么好处置的。
地方私下挖开河堤,这不是这两年就有的,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