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杨嗣昌心中不服,义正言辞道:“户部为朝廷执掌财政,乃中枢六部之一。我为户部尚书,自是要依照朝廷规矩行事。眼下淮北水灾,户部的钱粮虽多却都有数,能勉强挤些出来已是不易,作为臣子以实告知,又有何不妥?至于亨九所言,自不敢认同,我自认为执正应答并无不当,反而是亨九倒是打的一手好太极,如封似闭实在妙哉!”
洪承畴心中轻叹,觉得这杨嗣昌简直就是死鸭子嘴硬,现在这里就他们两人没有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肯承认自己的小心思,这又何必呢?
天下人不都是傻子,何况洪承畴是大明首辅,杨嗣昌今天的心思他瞧得明明白白,至于皇帝那边更早就看穿了,如果不是自己当时果断拦住杨嗣昌,用打时间差的建议周旋一二,一旦杨嗣昌继续把事说透,或者皇帝为此大怒的话,恐怕难以收场了。
杨嗣昌想干什么,洪承畴太知道了,无非就是觉得现在内务府、皇家银行、总理衙门和海关这些部门分了户部的权罢了。杨嗣昌虽是内阁阁老,可他同样还是户部尚书,手上的职权少了,杨嗣昌自然是不愿意的。
在杨嗣昌看来,朝廷的所有收入都应该交由户部管辖,而不是让这些部门来分权。现在户部非但没有掌控住之前的职权,反而在这些部门成立后许多职权都被分了出去,尤其是一些明明应该是由户部负责和征收的钱粮却落到了这些部门手中,这让杨嗣昌心里怎么能舒服?
今天杨嗣昌故意以户部的银子不足找理由,还故意提到了修缮皇宫的开支,分明就是想借题发挥,给皇帝难堪。如果皇帝考虑到救灾的紧要性决定暂停皇宫修缮开支,转而把这笔款子挪用给救灾的话,杨嗣昌的第一步目的就能达到了。
这个头一开,未来户部就能找各种理由消减宫中开支,逼迫皇帝把那些部门的职权重新交给户部,从而提升户部在六部的地位。而且这个事做成了不仅对户部好,对他杨嗣昌本人也是有大好处的。作为臣子能刚正不阿,为天下苍生着想劝住皇帝不要沉迷享受,把钱用到应该用的地方去,这一旦传出去的话,他杨嗣昌就成了如今清流的中坚,非但能声名远扬,更能围绕他身边聚拢起一大批清流官员,从而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