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有加,对朝廷和陛下更是忠心耿耿,臣以为决堤一事还需严查具体情况追究主责人员,但这也不是主要的,现在关键在于如何救治地方,安抚百姓才是。”杨嗣昌见此连忙起身为王命璿求情。
首辅洪承畴也在一旁帮忙说话,提出这件事王命璿虽然有责任,但绝对不是主要责任。而且现在已经出了事,关键是要善后不是追究责任,王命璿的人品和能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他这些年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也是一直勤勉有加,或许黄河决堤一事另有原因,为稳妥起见还是暂时把这件事放一放,等查明后再处置也不迟。
朱慎锥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件事关键责任不在王命璿,可作为工部尚书王命璿的领导责任还是跑不了的。但王命璿这位老臣向来官声不错,这些年做事勤勉也甚得他心,虽然在黄河这件事上犯了错误,说实话朱慎锥心里是不想直接处置他的。
毕竟一旦夺了王命璿的官职,罢免了他的工部尚书,那么工部就没合适的人可以执掌了。所以朱慎锥虽然心中因为黄河决堤一事生气,却没想过要严厉处置王命璿,现在洪承畴、杨嗣昌都为王命璿说话,朱慎锥心中轻叹了一声,也就顺水推舟,暂时把此事放下。
“起来吧,你年龄不小了,别动不动就跪,这身子骨还需多多留意才是。”说着,朱慎锥朝杨嗣昌微微点头,杨嗣昌连忙会意上前把王命璿从地上搀扶起来,坐到了一旁。
“杨嗣昌!”
“臣在!”
“黄河决堤一事,地方上奏要求朝廷救灾,你是户部尚书,你来说说,当拨多少钱粮救济合适?”
杨嗣昌心中叫苦,虽然之前早就有想过此事,可事到临头他还是被皇帝这句话问的难以回答。按理说,这些年朝廷的财政好了许多,相比之前崇祯朝时更是天壤之别。
眼下大明财政收入可不是崇祯朝能比的,当年崇祯朝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三百万到四百万两左右,这还要算上所谓的辽饷收入和其他加饷收入。这个收入相比魏忠贤的天启朝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