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去折子,请求大明那边同意此事。就连李定国也认为此事应当如此,一旦这件事做成了,那么接下来对宋国的管理就便利了许多,而他们这些人做事也不必束手束脚。
“长史如何看?”朱敏澄见到众人的态度后实际上已有了决断,可还是问了孙镐一句。
孙镐起身对朱敏澄行礼道:“臣以为此事王爷可先上折向陛下说明实际情况,提出我宋国问题和难处所在,请求朝廷协助设置官府派遣流官,但最终如何处置,决断当在陛下手中!”
朱敏澄微微一愣,瞬间就明白了孙镐的意思,笑着点头:“这倒也是,本王是大明的藩王,更是陛下的皇子,这件事的确需要由陛下来决断而非本王,长史提醒的对。”
朱敏澄不傻,孙镐一提醒他就明白过来了,假如直接上折说明自己的打算,恐怕以朝廷那些大佬们的做派能最终通过的可能性不大,倒不如以退为进,把困难直接丢给朝廷那边,让朝廷来帮宋国拿主意。
至于朝廷那边能拿什么主意?无非就是和大明本土藩王一样在地方设置州府,然后任命和派遣官员进行管理罢了。可如果这件事在大明自然是没问题的,可在万里之遥的新大陆,朝廷那边就要掂量一下了。
要知道朝廷的官员中除武将、勋贵外,文官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然后为官。
当了官后,一步步稳扎稳打,想办法努力升官,最终位极人臣才是正途,谁愿意好好的本土官员不当冒着风险跑到这边来当官的?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才会答应,要知道宋国的所在可比之前发配的岭南还远的很呢,离着大明何止千里?一旦任命到了宋国为官,等于这辈子全毁了,先不说水土不服日后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就算历尽千辛在宋国呆上十来年后能回到本土,上升的仕途也基本断绝,不可能再有什么进步了。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直接在宋国设置官府根本不切实际,因为没人愿意来这里当官。朝廷的各级官员和朱敏澄手下的这些人可不同,李定国是降将,本就不受待见,而且他又是武将,虽然这些年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