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这样的活在大明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千户的身份,如果不是朱敏澄的缘故,李定国根本就拿不到现在这个品级,而且就算拥有了这样的品级,李定国实际的权力和地位也和他现在的品级不匹配,这是的的确确的。
就连李定国都是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孙镐是王府长史,品级是一个正五品文官。按照大明的官员级别,正五品的文官实际也不算低了,基本等同于通政使、少卿、詹事这些官职,或者地方上的知府、知州级别官员,这个品级的官员可以说是大明官员的中流砥柱,大部分拥有实权,假如政绩突出或者运气好的话,熬上几年直接升官入六部或者都察院等衙门是轻而易举的,或者京官外放为布政使、巡抚也有可能,再熬些资历,说不定还有进内阁的机会呢。
但问题在于王府长史的身份尴尬,名义上是朝廷官员,可实际上又是王府属官,这个官职通常很少有再进一步的机会,更不用说出人头地了。一般来说,王府长史都是朝廷官员中被边缘化的群体,基本失去了前途,这辈子就是在王府任职养老罢了,等到老了告老还乡,充其量看在多年的勤勉朝廷再给个恩典,以加一级官衔荣养。可假如王府那边出点什么事,长史就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倒霉蛋,弄不好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就连长史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属官了。比如简鹄和崔琦,他们在朱敏澄手下一个负责工事,一个负责农事,算是宋王府举足轻重的官员,但他们实际的官职仅是审理正,这个官职的品级仅正六品,至于其他人就更低了,一般都在八品到九品,勉强挤进官员的行列。
和护军、长史一样,下面的各级官员的品级不高也就罢了,职权也是有限,这也是没办的事。谁让永乐年后大明的藩王被强力打压,导致藩王的属官权利大减,身份地位尴尬呢。
可现在简鹄突然提出让朱敏澄正式开府建牙,不再以普通藩王身份,而是以外封国君也就是诸侯身份正式设置衙门,任命官员对宋国进行有效统治,一旦这件事成了,那么在场所有人自然水涨船高,以他们目前在宋王府的身份地位,那么在场所有人未来全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