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仅仅看到了繁荣却没留意到隐患,这让两人很是惭愧,尤其是后者更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毕竟崔琦负责的就是农事,现在宋国的农事问题如此严重他之前非但没有察觉反而放之任之,实在是不该啊!
想到这,崔琦如芒在背,急忙起身向朱敏澄请罪。
“崔大人不必如此,今日会议并非追责,而是拾遗补漏,这件事崔大人虽有责任,但真要追究起来本王的责任更大,之前崔大人就给本王提过城外农地荒废的问题,本王当时不以为然,所以这主要责任在本王而不在崔大人。”
说到这,朱敏澄的目光朝着在座所有人扫了一眼,继续道:“今日召集诸位就是为此,眼下宋国繁荣只是表象,如不能尽快改变这种情况,打好根基,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尔。”
所有人连忙起身,向朱敏澄拱手称是,朱敏澄点头再道:“既然长史已指出问题所在,那就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了才是根本。亏得长史来的及时,察觉这些不妥,假如任期再发展几年,到时候再想扭转就难上加难了。”
众人连连点头,望向孙镐的目光中带着别样的神情,他们也没想到孙镐居然有这样的能力,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不仅对整个宋国的情况做了详细了解,还发现了宋国所存在的这种隐患,并且直接提出了改变的策略。
看来虎父无犬子啊!堂堂孙承宗老大人的公子就是不凡,如不是这样,怎会有如此眼光,又有如此能力?
定下了调子,朱敏澄正式宣布对目前宋国的格局进行调整,按照他昨日和孙镐商议的,从现在起不仅要暂缓接受移民,对目前已在宋国的移民必须重新编户齐民,然后加强管理。
其中鼓励农业,加强开荒和耕作,限制淘金热,对淘金者进行严格登记管理,这些都是必要的。此外对于新京的工商业如何发展也提出了方案,让大家对此进行讨论。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建议。有些建议当即采纳,有些还需要完善,当然也有些不切实际的建议,但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