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调整政策
中国向来就有以农为本,无农不稳的说法,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如果没有农业出产,那么整个国家的国民就连饭都吃不饱了,更谈什么发展。
现在宋国的农业人口数量严重不足,仅仅不到五千人从事农业,这个比例实在是低的吓人。要知道在大明本土,哪怕是这些年大明大兴工商,可农业的人口比重依旧占有绝对地位,就算在江南这些商业发达地区,农业人口比例也远超过工商,这是实实在在的数字。
而在宋国却是相反,农业人口反而成了少数。而且移民所分配的土地中大部分都未能开垦出来,就这样白白摆着浪费着。哪怕就算是开垦的农田,所获得的产出也根本支撑不起整个宋国暴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现在宋国的粮食很大部分还是从本土或者通过和南方的欧罗巴移民地交易而来的,以此来弥补需求,无法自给自足。
之所以会是这个缘故,关键就在于金矿的存在。因为金矿的发展虽然给宋国短时间带来了巨大财富,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移民来到这边。可同样是因为金矿,使得来到这里的移民很大部分并没有甘愿种地为业,而是拿了安置的土地后带着家人跑到金矿那边淘金去了。
想想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靠着种地又能获得多少收益呢?可淘金却远比种地强太多了,运气普通的话,一年淘金下来的收益就是种地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假如运气好,幸运捡到了大块的狗头金的话,那么一夜暴富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种例子不是没有过,最初淘金的人中就有好几个成了有钱人的,就连现在也时常有人在金矿那边获得大收益的。在这种情况下,谁甘愿去辛辛苦苦种地呢?淘金不好么?
随着淘金的火热,就算不爆富的人日子也比种地强太多了,而且这些钱来的容易,也使得他们起钱来大手大脚,从而促进了新京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现在新京城中随处可见的娱乐场所包括酒楼什么的几乎日日客满就是如此,只要进去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