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桑珏竟然写下了一封告女子书。上面写了女子该如何听父母的话,该如何听兄长的话,又该如何听丈夫和儿子的话。桑珏这么写,就是想让世人知道,她当初冒充男子,是因为听了父母的话,是出于孝道,并非她不知规矩。
告女子书中还说女子不该经商,也该管理家业,不该跟人应酬。若是跟男人一样继承家业,应该觉得羞耻。女人们应该把家产都交给男子打理,不能去做男人的主。女子要多读书,学习才艺,这才是上乘。
林容看到这些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桑珏对她的嫉恨,这些所谓的规矩分明就是冲着她来的。林容不知道桑珏的恨意从何而来,是桑珏毁了她的一生,就算要恨,也该是她林容去恨,桑珏凭什么恨呢?而且就算有恨,桑珏怎么可以因为私怨就发布这些条令。这些条令一旦下发,毁灭的何止林容一人?
随着桑珏的告女子书的下发,朝廷也颁发了很多条令。他们虽然允许女子可以参与科举了,但是却在科举考试中安排了验身环节,所有验身的人员都是男人。那些能够读书的女子多是世家大族出身,哪里会让男人为她们验身?这个条令虽然发布了,但是根本就没有女子愿意去参加科考。
可桑珏却以此为傲,口口声声是她给女子争取了科举的权利,只是没有一个女子敢向她这样去参加科举,并以此推论说其他女子丝毫没有才学。
与女子参加科举这条废令,相对的一条条都落在实处的对女子的限令。
因为林容曾经跟桑珏闹过和离,被桑珏记恨。所以在新的法令中取消了女子可以和离的条令,从此女子只能被休弃,而且被休弃后不能拿回任何嫁妆。女子携嫁妆加入夫家,那嫁妆就应该归属夫家,女子不再有任何支配权。
女子不可以经商,若有女子经商,就被当即落罪发卖。女子不能继承家业,家业必须要由男子继承。若是家中没有男子,需要过继嗣子,没有嗣子则家产充公。女子不可以立为女户,不能独立支撑家门。女子不能纳婿,男子不能入赘。
这一条条限令下来,瞬间让很多拥有家业的女子们失去家产。她们被族人们抢夺家业,还要被关起来,做为所谓不止检点的“荡|妇”游街,很多女子因为不堪受辱自尽。
但这对于国是有利的,国家可以没收很多财产。这对于大多数男人是有利的,他们可以轻松继承远方亲戚的产业。对于桑珏是有利的,她被很多臣子们称赞“贤良”。
至于有多少女子因这些条令而死,将来又有多少女子因为这些条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