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事老人们很少跟家人提,也是多亏有徐大娘领着他们。
知道这事后,有老人的家人还是有些疑虑, 因为往常徐大娘很少带老人们去店里吃,他们担心店里的菜味道重是其一,主要是怕不干净吃出问题。
看到这里姜宜已经明白昨天男人来吃饭的目的,果然是带着点评估意思的。
男人也在文字中诚恳地道了歉,他看过又吃过后,对姜宜的小店发生了改观,整个店面一览无余,灶台这种重灾区打扫得很干净,客人坐的桌椅板凳上也没什么污渍,最重要的是店里的饭菜吃起来并不像很多外卖那样重油重盐, 反而是比较家常的。
这种种都让男人非常放心,昨天之所以没及时找上姜宜, 也是因为在跟其他老人的家人说这个事情。
他认为与其让老人们忍不住去外面尝鲜,不如在姜宜的店吃, 既能保证入口的东西的卫生,也能更好地掌握老人们吃的次数不影响身体,商量过后,其他老人的家人也同意了。
学海无涯:我们这边商量着在你这儿包月或者包年,每个月让老人最多吃四次,我听徐大娘提起你有控制菜的份量,上次真是多谢你了。
相比起男人和他背后人的放心,姜宜反而更提心:是这样,我这里的菜肯定是以下饭为首,对老人来说还是会有些刺激,我是不太建议你们让老人来这儿吃饭。
姜宜没有照顾老人的经验,就连陈奶奶几个都是在群里看着菜来的,有时候太辣太油的菜姜宜都不给她们打太多了,这还是身体比较健康的老人。
男人说的老人,姜宜大概有点印象,应该就是上次好几个老人一块来的,当天煮的红烧肉,听带头的奶奶的说法,几位老人都有点基础病,这样的情况下要过来吃饭的话姜宜做菜的顾虑会多很多。
这人看起来放下了质疑,但真出什么问题姜宜没准得被问责。
学海无涯还在争取:我认为你做的菜有荤素搭配,平时做的不是甜汤也合适,老人们偶尔改善伙食不会受影响的。
真要吃养生餐家里顿顿都做,正是因为这个,老人们都念着想着吃外头的饭菜,姜宜的店就很适合。
姜宜看了看时间准备出门,她还是没打算承担这个风险,便直截了当道:包月包年可能不太行,不过您可以把家里的保姆拉到订餐群,如果对方认为当天的菜可以吃再让家里的老人过来吃,我这边很欢迎大家来吃饭。
说完她直接把订餐群的二维码发了过去,对面似乎也明白只能这样没得商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