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赚个名声,大臣们当然不乐意了。
不过这说法只对了一半,实际上郑和下西洋是赚钱的。
永乐时期五征漠北、迁都北京还修紫禁城、编《永乐大典》、派郑和六次下西洋、疏通南北运河、南征安南、经营哈密,还有贵州建省这些事儿,那都得钱啊,可朱棣当皇帝的这二十二年里,这些事儿他都给办成了,这就表明他钱是够的。
至于怎么来的钱,自然就是郑和船队每次出海所获得的巨大收益。
只是,这笔收入并没有进入朝廷,而是直接进了皇帝的私库。
毕竟,郑和是太监,他是给自家主子办事儿,收益自然也是皇帝的。
于是就出现这样的场面,朝廷为郑和船队费巨资,但是却没有多少收入,反倒因为他带回来的外国人,在朝贡贸易中损失巨大,只是赚足了面子。
而收益,却进入内库,朝臣们根本见不到,更别说补血了。
这就是大明朝臣齐力反对下西洋的原因,朝贡贸易简直血亏。
之前是太监代表大明出使,收入都进了内廷。
魏广德这次貌似打算让南海水师为主力,收入都归朝廷,这其中利益牵扯可就大了。
虽然这次出使的收入,很可能大头落在兵部,但是六部多少都会有分赃,多寡的区别而已。
最起码,户部应该不会亏,还会大赚。
同时,也把皇帝大婚的时间有充足的理由推迟,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局面。
“双林兄,我现在还在孝期,就不递上奏疏了,请回宫禀告两宫太后和陛下,臣全力支持此事。
由善贷主持,当无大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