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税,除了在南宋时期获得重视,成为主要财税来源外,其他朝代对此重视程度其实都不足。
倒也不是官员们不重视,而是商税成为私利,特别是在大明朝。
魏广德手下的那些产业分散各地,但是每年缴税都非常少。
不是他不缴,而是官府根本就不收,他也就只能和光同尘,总不能自己叫商会主动往官府里送吧,那会被所有商人敌视的,成为天下公敌。
也就是在月港做生意的商会,才会往当地关税司那边缴税,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海外贸易来说,他们缴的那点税其实也不多。
不过,魏广德还是打定主意。
既然张居正已经开始对田赋动手,准备收入赋税,那他这些日子也研究下盐法,看能不能重振大明的盐税收入。
回到后宅,徐江兰还没有睡下,她还在等魏广德回来,想知道前面到底聊了些什么。
也不是不能说的秘密,魏广德就把三位国公爷跑来是想在商会里参一股的事儿说了。
“他们背后代表的是京城的大部分勋贵,若是不答应他们入股,还不知道下面会怎么刁难我们的商队。”
徐江兰知道那些商会的赚钱能力,知道他们向参股,自然不是很愿意。
魏广德不能说出他考虑的重点不是赚钱,而是要引诱勋贵把目光从土地转向工坊,或者说工业生产上,所以只能比较含糊的回答。
别看这时代大家都眼睛盯着土地,后世还有多少人拥有土地的?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那都是被大资本家,大地主占有的,百姓手里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少土地,国内除外。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