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当地官员上报朝廷,如此便减少了来回询问核查的环节。
朱元璋听了以后,感觉很有道理,便同意了吕本的提议。
通过此举,使明朝的丁忧程序得到极大简化,省去了朝廷与官员籍贯之间反复核查的时间。
朱元璋对明朝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丁忧制度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调整。
根据《明会典·丁忧》规定,所有京官必须通过吏部领取内府开具的孝字号勘合文书,而地方官员则须通过当地吏部下属相关管理机构开具“引文”。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勘合文件”还是“引文”,都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丁忧结束后,作为朝廷起复官员的一个凭证。
所以,对官员丁忧另一个很重要的衙门——吏部也凸显出来。
只不过此时的吏部尚书张翰已经在家中“休养”,户部尚书王国光移部暂摄吏部大印,所以被其他人都疏忽了他的重要性。
此时已经惊动京城官场的这件大事儿,自然也传进了张翰耳中。
张翰想不想致仕回乡养老,答案显而易见,不过他得罪了张居正,虽然两人此前关系还不错。
此时,张翰就坐在书房里,面前是一张早就写好的致仕奏疏。
本来他是打算等两天就递进宫里去的,可现在张居正眼看着就要回乡丁忧,阻止他继续位列朝堂的人已经要先一步离开,他不可能不动心。
这份奏疏递出去,可就真的再难回头了。
张翰多少有些不甘心,吏部尚书,也算是半只脚踏进内阁的。
就是因为和张四维争夺入阁名额,在张居正明确表态支持张四维后,他才和张居正之间闹起了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