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活动,让这部由个人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忽然成了香饽饽,除了电视台,网络媒体也采购了版权。
虽然版权费落不到小晴晴的手上,但是,通过网络媒体产生的购买纪录片中同款商品的销售额,就都是她的了。
最高峰值的时候,小晴晴在视频里做的手工甜米糕卖出三百万袋,其中的五分之一的订购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她以为自己眼花了。
小晴晴震惊:“……这得做到什么时候……”
路菲菲觉得这不是问题:“你不是有食品加工厂吗?又不是真的要一个一个做,而且反正你写的是预售,两个月内陆续发货,找几个靠谱的厂,马力全开,肯定够了。”
“还要找厂啊……”小晴晴苦着脸,觉得好麻烦,“我好像离悠闲的田园生活越来越远了……”
路菲菲无语:“那你还敢挂9999999个?我还以为你已经跟好几个食品加工厂谈好了呢。”
小晴晴尴尬地笑:“我以为不会有人买,随手写的……”
视频里是手工制作,但商品描述里写的是工厂生产,如果是她自己,她都不会专门去买。
谁知道卖出去这么多。
“要是你自己没有时间,那就找专门的商务来负责这件事吧,你把商务管好就行了。”
不用自己跑工厂,但是要找商务,还要自己管商务。
小晴晴十分苦恼:“我没管过人……商务这个事情,你们公司能不能也帮我做啦?我可以再加钱。”
路菲菲嫌弃地看着她:“周扒皮搞半夜鸡叫还是亲自爬起来的,你连这活都要外包出去啊?”
“嘿嘿……要是捅了半天鸡窝,鸡都不叫,反而被我捅死了,那不是亏得更多嘛,有些钱,就是应该找专家来干的,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岗位。”
在小晴晴的恳求……以及相当可观的销售提成比例的诱惑下,路菲菲答应了。
路菲菲此前在卖沙棘汁的时候,就曾与几个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有过往来。
一开始,路菲菲找了其中一家,听到要做的数量,老板说可以做,但是他们的生产线一开,一天就能生产五百万个。
量大的话是比普通小作坊便宜。
量小的话,反而不划算。
一位大厂的厂长介绍了一个中型的食品加工厂给她,那是一个市里的福利厂,员工都是残疾人,主做的就是面条、传统米糕和绿豆糕,由于花样不够多,现在生意越来越萎缩,厂里和残联的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