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组获准进入厨房,重点拍摄了龙井虾仁的制作过程,来都来了,拍摄人员也要吃饭,除了龙井虾仁,还有西湖醋鱼、叫化鸡、东坡t焖肉、蜜汁火方。
龙井虾仁受到了一面倒的好评,新鲜虾仁,只要不乱放调料,别给烧糊了,就很难做难吃。
别的菜都是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哪怕甜齁了的蜜汁火方,都有人说喜欢,只有西湖醋鱼赢得了一面倒的鄙视。
“就像白开水把活鱼煮熟就捞上来,再浇上一勺糖醋汁。”
“太腥了。”
文案说得最形象:“醋保留了劣酸味,鱼保留了土腥味,两者交相呼应,一口就让我想到西湖底的淤泥。又咸又腥又甜又酸,底下肉还是白白的,调料味是一点都不进。”
有人开始反思自己:“不是说这菜是开国大典时候的国宴菜吗?是我好吃的吃多了,不能理解它的美?”
摄制组后面去了龙井村,拍摄茶叶场景的时候,接待的村里人非常热情,听说他们想吃西湖醋鱼,就说:“你们在这几天?三天后可以给你们做。”
摄制组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还得要三天,对方解释道:“刚打上来的草鱼,得先饿养,养它三天,肉才不会腥。我们自己想吃的时候,都这么做。现在外面饭店的都不好吃,他们买来直接做了,哪有功夫慢慢养三天,不像自己家好好做。”
做的时候,还是客气了一下,说西湖醋鱼好吃就在那一口调料汁上,没人知道比例和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都是各家按各家的习惯放。
席间,路菲菲跟任红霞说:“感觉还是美食更容易做,不是人人都喝茶,但是人人都要吃东西,选题可以很多。”
“选择多不一定能拍好,还是要看拍摄手法和故事编排。”
路菲菲点点头,本来她是对在历史中消失的菜很有兴趣,想着也许可以像复原红楼菜那样,靠古籍里的描述来做复原,转念一想,那些菜会在历史中消失,必然有其原因。
要么是原料成国家保护动物了。
要么是那个大师太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到他死,菜谱就断了,那么复原菜到底正不正宗,也没有一个标准。
要么就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很难吃,路菲菲小时候对菜谱上的“玻璃肉”“水晶包子”“珍珠丸子”特别向往,脑补的是珠光宝气,闪闪发光的东西,结果,名字里带玻璃、水晶的,食材里必然有大量的糖和猪油,这珍珠丸子的珍珠就是米粒。
确实很难拍出个名堂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