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任红霞是朱总扬名立万的底气所在,如果连她都不能打心底里认同这件事,只怕后面合作会有许多问题。
路菲菲望向任红霞:“任导,您有什么看法?”
任红霞双手抱在胸前:“具体要拍的主题,可能还要跟朱总再确认一下。”
朱总听到这句话,眼皮耷拉下来,嘴角紧抿成一条直线,一副完全不想提这事的样子。
路菲菲看出来,很显然他们曾经谈过这个问题,而且谈得很不愉快。目前大概是时间过于紧迫,所以他们才暂时搁置争议,把自己请来。
朱总调整了情绪,挤出一个微笑:“我们打算主要拍摄人文角度的片子,目标是让国内外的观众看到在不一样的环境下生活的普通人,让本地的观众可以找到共鸣,找到曾经的回忆。基本上,就对标《舌尖上的中国》,路总看有什么问题吗?”
今年夏天《舌尖上的中国》都快杀疯了,片头曲一响起,就勾得人心痒痒,想看看又有什么好吃的。
有珠玉在前,大家都想有样学样,保证稳赚不赔。
问题是,中国好吃的东西虽然多,但是能有央视纪录片团队那么大手笔的不多,钱不够、人才不够、设备不够,还想学央视,未免有些自不量力。
路菲菲问道:“现在外面想学舌尖的纪录片团队不少,你们这边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亮点吗?”
朱总望向任红霞:“任导,你把你的想法跟路总说说吧。”
如路菲菲所猜测的那样,两人关于纪录片应该拍什么,已经进行过几次激烈的讨论,
朱总的想法是有一个爆款出来了,咱们照着它抄就行了,规避风险。
任红霞的想法是想要不断创新,这个拍法成功了,下次能不能换一个拍法,能表现得更好,想要不断的实验。
每一个细节都想精益求精。
朱总的意思则是只要故事好,就能火,咱们先追求有人看,有人讨论,精耕细作,每一个细节都能拿出来让人深挖十年,分析一百年固然是好的,但是,前提得是先活下来。
任红霞觉得朱总是文化资本家。
朱总觉得任红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
两人还没彻底闹崩的原因是,文化资本家需要艺术家提供的作品,艺术家也需要文化资本家的供养。
听了他们各自的想法,路菲菲觉得这两位就像早已貌合神离的夫妻,早已不在同一条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