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还很有政治眼光,在1912年就看出了巴尔干火药桶的不稳定,决定跑路。
从欧洲到美洲,坐的是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船没了,他幸运的没死,到美国开始了新生活。
路菲菲听得津津有味,牛逼啊,人设buff叠满。
要是到了美国,还能进个监狱,实现龙场悟道,再当个工程师,最后“爷投共了”,最后再干出个特别惊天动地的事,比如直接导致古巴导弹危机,不然给他拍个人传记电影都可以。
说完身世,安德森就跟段风开聊商业艺术,游戏里的艺术也是商业化,画画的人完全以受众群体的喜好为出发点,什么自我的表达,完全不重要。
两人虽然不是一条赛道,不过就商业化这一点,还是有可聊之处的。
安德森想在国内搞电影海报,在跟段风聊他做过的心得,路菲菲心想:他挺会讨巧,钱不少,做好了容易出名,再差再差,也就是大家扫一眼就过去的事,不会留下骂名。
电影的风格不同,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不同,需要有不同的画风,段风不可能一个人包揽所有的海报业务,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安德森不能算是段风的竞争对手。
段风对艺术本身的兴趣极高,引经据典,谈得特别开心,说着说着,就不由自主谈到自己最近的构思:“……我最近就想用小人物的一生把世界大事串起来……”
听他说了一个开头,路菲菲就在桌下,伸脚踢了一下段风,段风一愣,好歹是反应过来了,没叫出声,也没问你踢我干嘛,但也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
构思而已,每个人做的都不一样。
在公司的美术组,哪怕是把所有细节都清清楚楚说明白了,十个组员,也能画出十种完全不同东西来……包括惊艳到当即拍板选用的,还有稀烂到不知所云的。
段风的经验决定了他的行事风格。
路菲菲则是见过太多不小心说漏嘴,然后创意被盗,跟人撕著作权撕半天的悲惨故事。
谨慎一点总是不会错的,路菲菲不是觉得这个安德森在艺术创作能力上有什么不足,一定会抄段风的创意……而是觉得他整个人都很浮夸……
他祖辈的故事太过巧合与离奇,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巧合和离奇的事,但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多数男人当着女人的面说出来的神奇故事,得狠狠打个折扣,有人要打五折,有人得打三折。
别人当个乐子听听就算了,路菲菲是个要刨根究底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