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高速摄影机,灯光也要调整一下
', ' ')('\n
,这样会更有美感。
成片拍出来以后,与地市最初自己拍摄的效果一比,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原来的视觉效果最多卖三块钱一斤,现在的效果感觉至少一百块钱起步。
在外行人眼里看来,就是换了个摄影机,换了个角度,改了个灯光,好像没做什么大动作,怎么效果差这么多。
在场的人无不夸赞:“路总公司真是人才济济!难怪能做这么好。”
路菲菲笑道:“段风的作品被全球很多收藏家认可,很有名,一张画卖到过一百多万呢。”
“失敬失敬,路总能把这么厉害的大艺术家请过来,足见实力。”
路菲菲是想抬一下段风,没想到对方还是能拐着弯夸到自己头上,也是一种技能。
本来地市果品公司是想把第一单生意做到墨脱去,现在墨脱的名声是“全中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城”,这要是都能送进去,那是绝佳的营销广告。
何况,其实也不是真的完全没有通公路,每年六到八月,从波密可以直接坐车进去。
但是做了很多保鲜措施的努力,还是没戏,送葡萄汁还差不多。
路菲菲拿出替代方案:“送到真正的消费者云集的地方就够了,没必要非得跟路况较劲。”
特急冷链水果的价格,是普通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只要能保证货到他们手里的时候是好的就行了。
消费群体所在地,都是发达城市,交通方便,比起往墨脱送简单一点,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
此时,上海世博会正如火如荼举行,沙特馆排队八小时,并出现一则新闻:陌生男女前后脚排队,排队前是陌生人,排完了两人手拉手走了。
全国,不管去不去的人,都在关注世博会,能蹭热度的要蹭,蹭不上热度的也要硬蹭。
路菲菲安排的营销计划是从几个方向来设计:
第一个必然是蹭世博会,比如让一个孩子说想吃某种水果,家里大人说我们这边买不到,孩子看着指着世博园,说我们连全世界的东西都能吃到,为什么自己国家的东西却吃不到呢?
大人解释交通不便、距离遥远。
快递公司的代言人出来,说现在时代变啦!
憋了三天,策划部又憋出了第二个。
剧情是凶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