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需要详细到时间点,这样才能看出到底是做了哪些操作之后,主流舆论发生变化的。
时间节点一:奚平发出第一篇战斗檄文。
舆论风向:80的贴子支持奚平,声讨公司不当人。15看热闹,起哄,并希望看到更多八卦。5觉得路菲菲不会干这种事。
时间节点二:奚平发出第二篇战斗檄文。
舆论风向:60的贴子支持奚平,30的看热闹,10的想看公司有什么回应。
数据变化原因分析:支持奚平的人数下降的原因是因为看热闹的人多了,贴子数量增多,实际上的绝对数值是增加的。
第二篇贴子发出来已经涉及到比较专业的领域,对普通人来说没什么需要再发声的地方,一部分看热闹的人就只看不说话了。
时间节点三:公司的合作方站出来说话,力证公司提供的信息是由当地直供,保质保真。
舆论风向:60支持公司,40看热闹。
数据变化原因分析:奚平没有再发布更有力的信息,导致原支持者无话可说;政府部门的背书让公司前面发出的公告真实可信。
时间节点四:张倩告奚平诽谤。
舆论风向:80表示支持公司和张倩,15讨论性骚扰和造黄谣的法律问题,5认为奚平与公司合谋,以自己名声换钱,搞了一次营销。
后面的分析写了不少,路菲菲让她再完善一下:“有些确实是做错的地方,该正式道歉就要道歉,有些负面事件是可以抓住机会往好的方向转化,有的不行,只能等着它自己过去,渐渐淡化,还有一些等着它过去是没可能的,说不定会导致公司的名字一出现,就被人刷梗,得想办法转移受众的注意力,或是自嘲,或是往娱乐方向引导,你做为公司的公关,需要把握这个度,还有操作手法。”
林燕应了一声:“好的。”
“你们要多看看别人的公关营销案例,还得注意,不要照抄,有些事情会因为时代、受众情绪不一样,或者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细节和暗地里的操作,一模一样照办可能反而会出事。”
“嗯,我们部门已经在做这些收集了,有一些在其他国家发生过的案例,我们确实没办法使用。”
林燕她们工作是真的很努力,不仅分析了组织机构的案例,连大型□□都拿出来分析,比如对比分析“1768年的江浙叫魂案”“1928年的南京拾魂事件”“1995年成都僵尸事件、哈尔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