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没有自媒体平台的时候, 为了出名,陈子昂摔琴,曹孟德催着当时的媒体平台“月旦评”的“大v”许家兄弟好歹给他憋出一句“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枭雄”, 后面还有“终南捷径”。
无数人都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 那些个红人都是走了狗屎运, 若是我上我也行。
站在风口连猪都能飞, 这句话当客气话听听就行了, 运气和实力两样都得有, 不然也不会有小红靠捧, 大红靠命, 强捧给灰飞烟灭的说法。
路菲菲的平台找了四十多个人, 其中有运营策划在网上看到这人平时爱写点东西, 也颇有文采, 私信联系找来的。
也有听说给钱大方, 像张倩这样稍微有点关系门路, 自己摸过来的。
其中不乏像张倩这样, 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上过九年制义务教育, 哪能写不出五十个字的人。
结果写出来的不是空洞的“非常好吃”, 就是从电视台的消费向导之类的节目里抄来的,吃所有的东西都能用三个词结束“入口即化”“香香脆脆”“又软又糯”。
从南吃到北, 从东吃到西,新疆的缸子肉入口即化,东北的冻梨缓过了入口即化,福建的面线糊入口即化, 上海的红烧肉入口即化……
看得运营部门的同事都头疼:“就没有别的味道吗!别说外国人了,我一中国人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吃起来有什么区别。”
其他同事看的时候也在吐槽这些人写的不是太矫情, 就是太套路。
在场情绪最稳定的人是路菲菲,同事们都觉得这是路总淡定、从容、有大将之风……本质上只是见多识广罢了。
她已经见过太多的“xxx你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入口即化”好歹还沾了一个口感,一吃一个不吱声是什么鬼东西。
最终能用的人只有十个。
路菲菲让运营想办法挖人过来,反正又不是签人,必须在她这里发独家,能赚钱的话,在哪儿写不是写呢。
此时的穷游和马蜂窝已经相当的欣欣向荣,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论文文化认同体系,能拿到穷游的三星精华、马蜂窝的蜂首,就如同大学生的论文成功发到sci一样的光荣。
这两个地方,包括天涯的旅游版块,都是非常重视漂亮的照片,非常重视优美的文字,旅途中的复杂情感。
像《逃到西藏也逃不出爱情》《天空中传来玄虚的歌声》《艳遇xx》《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