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手中门票的销售时间给他们排序,也省得为了你先还是我先的事情打起来。
瓷器特展的讲解是请的真心对瓷器有着深情厚谊的老教授,不仅说瓷器的品种、各种纹路是怎么产生的、釉上彩、釉下彩的区别,还会说瓷器的用处,光是花瓶就分很多种,根据花瓶的形状决定它应该插大花,还是插小花,根据花瓶的颜色决定应该用它插红花、白花,还是五颜六色的花……
老教授举了一个例子:“红楼梦里,贾宝玉给探春送鲜荔枝,用的是缠丝白玛瑙的盘子,说这样搭配才好看。”
说完,他又自己吐槽了一句:“清宫记档里,乾隆朝的太后和皇后也只能分到两颗荔枝,他一送就是一碟子,不抄贾家抄谁家。”
下面的人听了都笑起来。
然后就是几件乾隆味儿十足的花里胡哨大花瓶与雍正时期的瓷器做对比。
“乾隆的风格,真的非常有辨识度,在博物馆里远远看着一大团花花绿绿的,多半就是乾隆朝的东西。”
介绍完瓷器,就是历代瓷器的修补手法,下面有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要是在皇宫,打碎了御用的盘子,是死罪吧?”
他就是对故宫的处理不满意,直接责任人行政记大过,相t关领导行政警告,就没了。
怎么能就没了?
根据微博判案的原则,起码死刑起步,应该把跟这事相关的人都突突了。
怎么应对这个问题,院里也已经讨论了一个处理基调:不要讨论这么判的法理依据,不要解释为什么这么定。
老教授引用了《西游记》里沙僧被贬下界的原因就是打碎了琉璃盏,也没有彻底要了他的性命。
老教授说:“在宫里打破普通的御用瓷器,是有处罚的,但没有死罪这么严重,打板子,罚钱。如果是皇帝特别喜欢的,那就不好说了,封建皇朝是家天下,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没有犯错,只是皇帝看他不顺眼,找个理由也能把人弄死……烧瓷烧得好,也能逃得一命,这只罐子,出自雍正五年的景德镇,当时的督陶官是年希尧,也就是年羹尧的亲哥哥……”
清宫戏大火,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骄横跋扈的年羹尧,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回瓷器上,听着雍正是怎么亲自下旨给年希尧,让他仿烧国产珐琅彩瓷器。
老教授也没忘记吐槽雍正管得太多:“他连造办处收的颜料数目都要知道,然后再拨给年希尧,他就是加班太多,活活累死的。”
瓷器知识加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