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半买半送,也就是开了一个超低价
', ' ')('\n
,这影响到了其他参与投标国的利益。
众所周知,谁得利益最大,谁是凶手……
既然有四个国家参与投标,那就全选,除了中国之外,另外三个都是。
水被越搅越混,已经没人在乎凶手到底是谁了。
从这案子一出来开始,路菲菲就知道这事根本查不清楚。
世上最难查的就是走在没有监控的路上的两个陌生人,其中一个突然想杀人了,然后杀人了。
涉及到著名人物的“烛影斧声”和“武则天长女之死”,还有什么红丸案、梃击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何况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夜店这种地方,喝高了发疯的人多呢,上哪儿查去。
路菲菲完全没指望能破案,她的目标只是让舆论的重心转移。
【有人死了,中国人杀的】,很简单粗暴又无聊,只能稍微传个一两天,甚至在普通人嘴里都传不了一两天。
但是往里加入更多惊悚悬疑,阴谋、大国博弈,立马就成高票房爆米花电影的标配,会让更多的人乐于t讨论,并且再加入自己的脑补。
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喜欢让自己显得比其他人更聪明一点、知道得更多一点。
直到最后,亚丁湾新冒出来的海盗团伙很快取代了这件事,成为新的报纸头条。
传说中那条与凶杀案有关的铁路到底还是开工了,承建方是中国人。
在八卦媒体的嘴里,这就是那三个想栽赃中国的公司认输的标志。
哪怕那三个被点名的公司公开发表声明“我们压根就没有参加投标”也没有用。
怎么看都像是在无力的解释。
他们真的没有参加投标,吉布提这个穷地方,修建铁路得到的收益远低于付出的成本。
自始至终,只有中国在跟吉布提人谈。
一件对于普通人生活毫无影响的新闻就这么过去了。
紧接着,第一个说凶手是中国人的报社忽然被调查,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事情,被调查的原因却不是那则头条新闻。
他们在标题上写的是中国人,但在正文里加了“可能”两个字。
搞新闻的不在标题上搞点震撼人心的动静,谁要看啊。
这根本就不是事,正文里的“可能”,就是他们的免责声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