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所长也很无奈:“前面
', ' ')('\n
推t的品种太多了,棉农也烦。”
这个世界能突然蹦出来改变整个历史进程的传奇天才毕竟是少数,活在这个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改良,摸着石头过河……
——于是,这个世界看起来就很像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拆了东墙补西墙,哪里起火浇哪里。
路菲菲点点头,她已经看过了太多的类似事件,深表理解。
“那就这次就让试点区域种这个吧。”
李所长怀疑地看着她,前面每次推广棉种都很麻烦,她怎么说得这么轻松。
路菲菲在企业方面很有面子,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单是拿出中棉那边给出的实验田参数,就有三家公司列出他们需要的条件给路菲菲,说只要能达到这个标准,就愿意以一个固定的价格收购所有的棉花。
建设兵团的人也找了,对方十分积极,愿意配合,下一步就是说服农户种植了。
农户一听,就不干:“怎么又是新品种啊!!!”
那表情,就好像高二学生突然听说明年要高考改革一样。
农技专家先说了一通这个品种如何如何的好处,路菲菲这边又保证,只要他们种出来的棉花符合标准,就能保证收购。
算是“临时收储政策”的升级版。
农户们的想法——先种一点,差不多有个五吨,先看看企业的信用怎么样,别现在说百分之百收,转头就挑三挑四,说这个不达标,那个不达标,转头又买国外的货去了。
企业们的想法——哪有收五吨的?够干什么?做出来的床品和衣服的品质怎么统一?起码得有两百吨,才能成一个批次吧!
农户要企业先给订金,不然就不种。
企业说先收了钱,万一你们不好好种怎么办?
双方思想高度统一:先动心的人先输,先给钱的人是孙子!
双方都不愿意当孙子,僵持不下。
此时的农户非常强势,因为2010年的棉花最高卖到了每吨31302元,尽管后面有所波动,但收购价格是放在那边的。
企业也不想当孙子,三家企业的老板找到路菲菲:“路总,我们可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愿意提前签收购合同的。”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这批棉花的质量到底怎么样,谁都不知道,所有的数据都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