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贵了么。
结果今年就这样了……”
路菲t菲“哦”了一声,还真的跟大豆好像啊,就是被国外机构的预测给忽悠了。
农民弃种、终端原材料供应跟不上、整条产业链上的企业要么倒闭、要么不想倒闭的就从国外进口、农民就更不种了……形成恶性循环。
路菲菲想的是产业链上的问题。
一个专家吃饱了,终于有力气参与讨论:“也别总说是国外别有用心!自己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吗!整天说我们不行,指导不到位、品种不行,品种改良是一朝一夕的事吗?就知道盯着我们,那些老爷们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路菲菲好奇:“什么老爷?发改委?”
专家“哼”了一声:“这年头啊,叫‘九龙治棉’,个个都是爷!管棉花生产的部门一大堆,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推广种子的不管种植的,种植的不管纺线的,纺线的不管织布的,自己就顾着自己!最后把责任全推到我们头上来了!就我们好欺负!”
看得出来,他是很生气了。
忙是很忙,累是很累,天寒地冻往新疆跑,被人围着回答一堆问题,可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还被人甩锅,搁谁谁不生气。
买买提忙给他倒了一杯红乌苏:“你消消气,消消气……我们就管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路菲菲仔细听下来,发现国内棉花最大的问题就是“优质棉花紧缺,想买买不着,劣质的过剩,堆了一仓库没人想要”。
都2011年了,想当年,第一批下岗的人就是纺织厂的员工,“砸三铁”都砸了多少年了,现在的纺织行业的产业模式居然还是古老的一套:科研单位研制什么,种子企业卖什么,生产部门生产什么,纺织企业不得不用什么。
这种行政层面的问题,可不是她一个小小的营销公司多发一些软文、广告、号召大家多买能搞定的。
别说是她了,就算是以国家的力量,单从经济层面下手、或是单从政治层面下手,都没戏。
单从棉种和培育下手……看着这几个气乎乎的专家,要是有用,他们也不至于这么不开心。
这事确实是由“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开端,不过现在整个棉纺行业自己立不起来也是真的。
路菲菲想起自己当初搞铅酸电池行业标准的往事。
企业联合起来,向部委提交申请,国家应该是会管的,何况现在欧美企业是在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