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个年轻一点的技术员正为国内房价起飞而烦恼,他叹了口气:“不行的话, 我就自己发电,自己挑水,才能花几个钱。”
另一个来自牡丹江海宁的老技术员摇头:“你是没经历过缺水的苦啊。我家那边的村子,本来有一条小河, 后来河干了,只能弄根管子从别处引水, 每天就早上十点放一次水,一天要用的水都靠那个时候接,要是超出计划外一点,就得去小河边,把河床上的沙子刨开,用底下的一点浑水。”
话题又从缺水,转到沙漠广阔的埃及就是适合种棉花,要是太湿润的地方,棉花就爱长虫等等。
他们聊得开心,越说越专业,路菲菲打断他们:“我就说你们把时间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在稿子里写这些完全不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带你们来,是让你们感受埃及古老的历史、法老的奢华,才好推广。”
虽然车里的翻译是专门的外贸翻译,理论上来说,不会故意泄露消息,不过,谁知道会不会说漏嘴呢,比如聊天的时候说一句“他们懂好多专业词汇,我翻译的时候都有点吃力”。
正聊得热火朝天的技术员们终于想起来,他们现在的身份是营销推广策划,而不是纺织厂的技术员。
有一个技术员用方言用大家都能听见的声音说了一句:“咱们说话得小心一点了。”
路菲菲在心里叹了口气,不得不群发了一圈国际短信:“我们不知道这个翻译懂不懂方言,懂多少方言,请大家说话的时候,全部默认在场的人都能听懂。”
有些人的手机静音了,她便提醒所有人看手机:“外交部发通知了,叫我们遵守他国法律法规,还有一些不让带回国的东西,你们看看,别不小心买了,带回去在海关被没收。”
技术员们这才纷纷掏出手机看了一眼,然后话题内容开始转向聊天气、聊旅游。
到了酒店之后,路菲菲事先跟各个技术员套好话:“如果你们能不动声t色的看出来,就看,如果你们有什么技术问题想问,先告诉我,我来问。”
“好。”
经过了车上那一回,技术员们对自己编瞎话的实力产生了清晰的认知,编瞎话要想得周到,还要符合逻辑……不是谁都能编瞎话的,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更好。
路菲菲找到的是一家加工厂,原本他们是给意大利人做加工的,后来意大利老板走了,厂里几个聪明的本地人仿了意大利的技术,学着做。
技术员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