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蒋玉菡随即转怒为喜, 提到英莲, 不禁笑道:“好得很,我来时,英莲已经定亲了。”
琳琅闻言, 不觉又惊又喜,忙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 也没见你们提起,不知林姑娘信里说了不曾。说的是哪一家?做什么的?”
蒋玉菡笑道:“九月间定的亲, 明年正月完婚。那家子也是金陵耕读之家, 姓钱,倒有些本钱基业,两个儿子都读书识字, 大的已经中了举人, 早已娶妻生子,小的十四岁进学, 今年十七岁, 生得聪明清秀,为人和顺,也不知怎么着,他们家偏取中了英莲。”
琳琅也替英莲欢喜,道:“你不知其中缘故, 想必林姑娘信中定会提到。说起来,英莲的为人,谁见谁不爱?她能有这样的终身, 我也放了心了。”
随即又叹道:“倘若我早知道,该给她添妆才是,再送东西,怕也赶不及她成亲前了。”
蒋玉菡笑道:“天南海北的,还等姐姐添妆?放心罢,好歹她也服侍过我一场,我已经代姐姐送了一套金头面,一套银头面,两匹缎子,两匹绸子,也尽够了。”
琳琅听了,面上登时一宽。
蒋玉菡笑道:“姐姐且先看看东西,我去忠顺王府一趟便回来。”
琳琅忙道:“等为你接风洗尘后,你明日去岂不好?”
蒋玉菡笑道:“今儿去,才是我的好处。”
说着一径去了。
琳琅听完,回神一想,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低声道:“这个鬼灵精儿!”
既然他去了,琳琅便打黛玉送的箱子,其中果然只是些土仪玩意儿,东西虽小,却件件精巧,可见即使送这些东西,黛玉也是用足了心思。琳琅叫翠儿拿了两盒蜜饯糖果送到杨奶奶房中,方展开夹带着的书信,待她看过,不觉一笑,道:“既这样,也是天缘凑巧了。”
原来黛玉素爱英莲为人,待英莲返乡后,甚是照顾。偏英莲也是爱读书识字的,竟拜了她为师,成日家除了和母亲做针线卖,便随同黛玉读书作诗,不过数月便已经出师了。
想想也是,原著中香菱进园与宝钗做伴时身份是薛蟠之妾,黛玉尚能悉心教导,可见香菱可敬可爱之处,何况今日英莲复了原籍,本是望族千金,虽然家道中落,身份犹在,靠着母女两个针线做活竟也能丰衣足食,黛玉怜她母女孤苦,常接到家中来顽,可巧那日英莲赏花归家,在门口叫钱家夫人瞧了去,见英莲生得不俗,又读书识字,便打听着上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