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时,在路口支锅,把肉和汤、饼都带过去热了,叫他们一人喝一碗牛肉汤再上去。一会子我拿些药材出来放在汤里一同熬着,他们吃了不但暖和,还能防风寒。”
众人忙道:“奶奶善心,是我们想差了。”
琳琅又吩咐毛大家的和苗青家的道:“你们男人去买牛肉,你们在家也不必做别的了,多蒸些馒头卷子,烙些厚饼,不必全是细面,搀些玉米面儿等粗面,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多多地准备着放心,他们必定能吃的完。”
说罢,取了十几两银子给毛大,众人便忙活起来。
杨奶奶知道后,暗暗点头,道:“一副牛骨头能换水熬七八次,花十几两银子也值得。”
琳琅笑道:“他们也是为咱们住的地方,只好略尽一点子心意罢了。”
杨奶奶不解,忙问缘由。
琳琅恐吓着她,欲待不说,却在她精光四射的眸子下只好吐露出来。
杨奶奶听完,道:“大海想得周全,你先去忙,让我想想。”
琳琅忙笑着安慰道:“大哥说等把雪铲下来,晴天也无事,奶奶不必担忧。”
杨奶奶摆摆手,琳琅只得先进去,拿干净的白布缝了两个小布袋子,装上嫁妆里带来的黄芪、防风、白术等药材,并一包红枣儿,又去厨房里装了些煮肉的大料等,密密地把口缝住,方转身交给苗青家的,嘱咐她在煮牛肉汤时好放进去。
苗青家的自来以后,常用这法子煮牛肉汤,即使琳琅不说,她也知道该如何去做。
西山大营数万兵士,随军的家眷也有极多,总住了数千户,是寻常村子的十倍,为了照应他们这些家眷,平时所卖的鸡鱼肉蛋和油盐酱醋东西都是极便宜,少时毛大和苗青便带着人抬着五六百斤牛肉和一副牛骨回来,还有一整套牛下水。
搭棚架锅,洗肉剔骨,两家下人忙得热火朝天。
毛小牛和二妞兄妹两个坐在锅前烧火,因他们家的柴火都是从山里砍来的,又一段一段砍得整整齐齐,码在门口两侧墙下,用一块油布密密地遮盖着,遇雪不湿,故而十分好烧。
不到半日工夫,满院都是浓浓的牛肉香。
杨海踏雪而归,笑道:“老远就闻到咱们家的牛肉香了,这是做什么?”
毛大家的抬起头,忙笑着将琳琅的意思说了。
杨海一听,抚掌赞道:“想得果然周全。”忙进了屋。
只见琳琅正坐在炕上绣花,虎哥儿就在脚边,她一面绣花,一面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