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道:“若是女孩儿,最
', ' ')('\n
好生得跟你一样,既标致,又有才气,针线活儿也无人能比。”
他又给琳琅拉了拉被角儿,道:“你不用担心,不论男女,都是我们的骨血,难道竟然因是个女孩儿就不要她了不成?若是重男轻女,岂不是轻了奶奶,轻了我娘,轻了你?世间也不是所有人头胎都生个儿子的。况我们还年轻,头一个不是儿子,日后再生便是。”
这话虽不是十分动听,可琳琅却听得笑了。
次日起来,杨海先给她穿衣,再服侍她梳洗,又扶着她去用饭,把饭端到跟前。
杨奶奶见了,掩口笑道:“大海如今也知道体贴媳妇了。你闲了也念念书给你媳妇听,我听孙家的陈安人说,念书给腹中的孩子听,赶明儿能考状元呢!”
杨海眼睛一亮,随即道:“爱文爱武,等他长大后自己做主。倘若念书给他听就考一个状元,岂不是常在娘胎里听人念书的都成状元了?就是状元,三年才得一个呢!”
琳琅扑哧一笑,杨奶奶啐道:“偏你就爱反驳,我不理你了!我去找宁孺人说话去!”
杨奶奶一出去,琳琅和杨海慢慢用过早饭,移步书房。
杨海先托人将琳琅的书信等物送至蒋玉菡处,琳琅嘱咐道:“你记得让他们告诉玉菡,采买一些长安城中的风俗精雅物件儿做回礼。”
杨海点头,果然如此交代一番。
回来时,琳琅跟前已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张字帖,笑盈盈地看着他道:“我也不用你读书给孩子听,只是你那一笔没有结构的字该练一练了,可巧林姑娘还送了我一副名家法帖。免得将来孩子长大了,你不好以身作则。”
不提他们二人如何妇唱夫随,却说蒋玉菡接到后,便先将卖身契给了英莲母女。
封氏感激不尽,又随着蒋玉菡去脱了籍。
蒋玉菡看到英莲容光焕发的模样,心里也觉得安慰好些,虽说自己至今尚未脱籍,可是看到别人脱籍后的欢喜,他隐约也能看到自己将来面临时的激动和兴奋。
天子脚下,薛蟠又是常常出来流荡的,蒋玉菡也怕又被他瞧见,便购得回礼装箱,封了二十两银子送给英莲,道:“难为你服侍我几个月,这钱且做路上使费罢!”又送他们坐车到岸边,那乔中便带着二人登船离去。
转眼又过了三个月,乡下赁田的佃农送了租子来。
因杨家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