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炕上躺着,琳琅笑道:“哪有那么娇嫩?”
杨奶奶忙道:“胡说!这头三个月就得仔细,你只管躺着,什么都不必做!这可是我的重孙子!”说着,扯过一幅石榴红绫被给她盖上。
杨海进来后,盯着琳琅看。
琳琅笑道:“你看我做什么?”
杨海忽然道:“我也有儿女了,在这里。”
琳琅听了,忍不住扑哧一笑,不过想想也是,别人二十来岁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可怜他二十三岁才娶上媳妇,自然比别人更期盼孩子。
杨奶奶喜滋滋地把榴开百子的大红帐幔拿出来,换下拔步床上绣着淡墨山水的红帐幔,又回头对杨海笑道:“你没听大夫说,月余有半,竟是洞房喜呢!”
琳琅听出她话里的意思,登时羞得红了脸。
随营众人才回去便闻听杨家媳妇有喜,都不由得十分诧异,忙备上礼物前来贺喜。
杨奶奶不肯叨扰了琳琅养胎,便亲自招呼,只说一会子话后让他们进来瞧瞧琳琅,好在当初买了两房家人,端茶递水,烧火做饭,来往使役都十分利落,倒也不致生乱。
杨海又托人给蒋玉菡报喜。
蒋玉菡接到消息后,自然欢喜非常,道:“这样一来,姐姐就更加站得住脚了。”
香菱听说,乃笑道:“奶奶性子恬淡,人又聪颖非凡,谁不疼得很?”
蒋玉菡却笑道:“我得去给姐姐弄一点子上好的银霜炭托人送去,平素上等炭都有烟火味儿,怕熏着姐姐。再买几匹棉布,姐姐说棉布穿在衣裳里头最好。另外,姐姐让我买的那些劳什子东西,我都买了,也得告诉姐姐。”说着换了衣裳径自出门。
他交友广阔,别人也都爱他这份伶俐标致和自尊自爱的脾气,不提忠顺王徒垣,诸如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王孙公子,连北静王水溶都对他青睐有加,闻得他要为姐姐采买银霜炭,每人便派人送他五十斤,再加上偶遇到了贾宝玉,不过半日,便凑到了三百斤。
蒋玉菡毫不推辞,即刻便脱与买好的几匹棉布绸布一并托送信的人带回西山大营。
贾宝玉笑问蒋玉菡道:“琳琅姐姐如今有喜,你该接她在城里养胎才是,那山坳子里头有什么好?冷比外头分外冷,吃的也不精致,听说还闹腾得很。”
蒋玉菡不禁打量了宝玉片刻,道:“平素你从不在意这个,如何说出这话来?”
宝玉道:“我又不是傻子,便是不知,几本杂书还是看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