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上去了,他方回转书房,听从蒋玉菡的意见,给琳琅挑书,和收拾笔墨纸砚。
一径到了贾府,先拜见贾母。
贾母早知香菱跟琳琅去了的消息,如今见到,不免笑道:“我原说,香菱这小丫头子是个极好的,也不知谁有福得了去,谁知竟是你!你和她,都是好孩子。”
三春、二宝皆在房中,黛玉在一旁笑道:“可不是美玉明珠,相得益彰?“
琳琅笑道:“我哪里是什么美玉,香菱倒是一颗蒙尘的明珠。”
黛玉闻言,奇道:“这话怎么说?”
琳琅环视众人一眼,轻声笑道:“说来,也是天缘凑巧,偶然在市井中听得一件奇事,细想想,倒和香菱有些子瓜葛。”遂将甄家的事情说了,又笑道:“已经托人打探了,再过几个月就有消息了。如此一来,香菱可不就是一颗明珠?”
众人闻听,个个惊奇道:“竟有这样的事?”
说罢,不由都看向香菱,香菱淡淡一笑,并不言语。
贾母眼中精光一闪,笑道:“若果然是,这孩子竟也是金玉一般的望族小姐了!幸亏跟了你去,倘若留下,便是过十年八年,又有谁知道这样命苦的女孩子有那样的身份来历?”
宝黛等人都为香菱欢喜。
宝钗叹道:“她跟了我们那么久,我们竟不知身边藏着金玉明珠!怪道素日瞧她与众不同,原来是有本而来。只是琳琅姐姐舍得?”
琳琅笑道:“她们亲人团聚,便是我积了德,如何不舍?”
黛玉点头感叹道:“可不是这个话?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姐姐如此,别说他们一家感激姐姐非常,纵然是上天,也会善待姐姐。”
贾母忽又道:“你说的那甄家接济过的贾雨村,其夫人便是甄家夫人之婢?”
琳琅欲待否认,却无言以对,只好含笑不语。
她只顾着说这段故事,却忘记了贾雨村之妻怕也极避讳自己的身份来历。只是这娇杏,虽侥天下之幸,却也未必是个感恩戴德之人。
贾母向宝钗道:“我记得,这贾雨村是替你哥哥了结了那段官司?”
提起薛蟠打死人命的官司,宝钗羞得满脸通红,道:“我并不知道,我们早早便进京了,与贾雨村不认识。事后倒听姨妈说起过,那贾雨村原是姨丈举荐谋了职,了结此案后,便立即修书二封与舅舅和姨丈,看来也是感恩戴德之人。”
贾母感叹了几声,又道:“倘若这香菱竟是贾雨村旧恩之女,想必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