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看重的不是学生们的研究能有多深入,他在意的是能看到哲学这个学科的欣欣向荣,后继有人。
而且,他很期待看到年轻人们对这个学科的独特理解。
想起穿过来前,他还是她的时候,本科毕业论文被当时分配的指导老师批得一文不值。
那位老师直接在他们几个学生面前说本科生的论文是垃圾,指导本科生论文是浪费她宝贵的时间,这对他们年轻的心灵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万幸,应景目前所在的氛围里,没有发现那位老师那样的学术功利人存在。
应老师个人觉得,新的脑袋大概率是比旧的灵活有创意的,所以,日常多观察年轻人的思维方向,对自己的学术发展会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