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贡献在于,别出机杼。
解析黑暗的角度不同。
他是以智慧生命的意识角度去解构黑暗乃至万物的。
就是那句:我若不存,世间万物毫无意义,啥都不是。
唯我,唯心,自大。
但自然之神能用,因为它已经诞生了意志。
代入这个概念,若自然之神的意志沉眠,消解,那这个世界的好或坏,又如何?
都说天道至公无私,那也可以分对象是谁,对世界内的万物,可以一视同仁,但对世界本身,却是有私心的。
何况,自然有眷者,本身就是一种私心的体现。
这种私心的诞生,也是有过程的。
一开始没有所谓眷者,只有一群相对而言更贴近天心的智慧生命。
奉行天道,效仿天道,平衡取舍,贴近自然。
然而时间久了,就开始互相影响了。
尤其是随着外神的介入,天道变得虚弱,它本能的会找补。
这种找补不单纯的是黑暗太多,光明不够,我就加速消化,多转化点光明,而是还会从其他概念入手。
比如原本不需要信仰,但现在信仰可以有,因为它能拓展出一种有力的武器,协助自然更好的消化黑暗。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有了信仰,就会被信徒的愿力影响,甚至绑架。所以,自然之神意志诞生并人格化,也是这么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