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鸿鸣也拿一袋贡吃了起来,这家乡的贡吃起来就是有滋味。贡分为两种,一种硬的,家乡人叫做硬;一种软的,家乡人叫做软。
记得小时候有人家娶老婆时,就会请一大堆师傅过来做贡。
因为做贡是力气活,所以那些师傅都长得特别壮。做贡的时候,首先要把去衣的生炒熟,那炒熟生的味道随风四处飘,让人闻了忍不住流口水。这时候就会有一大堆闻到香味的小孩围过去,不过有大人挡着,因为那边还有个大铁锅在熬浆。
那时候还没有煤气,没有电炒炉,只能烧柴。所以要特别注意火候,火大了就会把生炒焦,那做出来的贡就不好吃了。
生炒熟后,还要熬浆。浆中有麦芽和白。麦芽有粘性,白比较硬容易凝结,两者掺在一起有如夫妻般天作之合。
浆熬好后,就把炒熟的生倒下去,用巨大的铲子将炒熟的生和大锅里的浆铲至均匀。
等炒到差不多每粒生上都裹着浆时,那拿着大铲子的师傅就会飞速的把铲匀的贡从锅里铲出来放在旁边撒了面粉的案板上。这时,就会有另外一个师傅迅速在上面撒上一层面粉,拿起一根用龙眼木做成的巨大棍子死命的、狠狠的、咬牙切齿的在贡上敲打起来,直到把它敲到方方正正为止。
敲好后,旁边两个拿着锋利大刀的师傅就会接过手,迅速拿刀往贡斩去。
这时,就会传出一阵悦耳的“崆、崆”的声音。
只是瞬间,一片巨大的贡就被两人斩成合乎尺寸的小块贡。这时候旁边的小孩就有福利了,家里有喜事的主人家就会拿出斩贡时切下来的边边角角分给他们吃。那滋味,真是甜入心肝。
蔡鸿鸣那时候也吃过,真是好吃。不过现在不敢多吃了,因为贡是用生和麦芽、白做成,非常甜,吃多了上火。
那些做贡的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