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他当时就把吕布给砍了,刘备多半不会有任何意见。
可现在留下吕布,就是将问题移到了刘备的头上。
只不过他没想到,兜来转去,这个问题还是送到了自己这里。
看着刘备一脸愁绪的模样,他便笑道:
“要说此事,却也不难,但需先知明公之愿!”
“不知明公意欲如何处置吕布?”
刘备闻此,自是犹豫了片刻,叹息道:
“不瞒军师,此人吾早欲杀之而后快!”
“然则孔明闻之,却劝吾先留吕布一命。”
“乃言昔日雍齿叛高祖而后降,高祖不计前嫌,由此而定群臣之心!”
“今得吕布,亦是如此,故留之可定人心。”
“可吕布此人背信弃义,实难复用!”
“故吾一路犹豫至今,还未决议该如何处置。”
听着刘备的叹息,秦瑱便知刘备多半还是想杀吕布以绝后患!
毕竟刘备绝非优柔寡断之人,一旦认定道理,顷刻就能做出决定。
可诸葛亮以刘邦和雍齿的例子举例,刘备尚且犹豫如此,就证明刘备更偏向于杀了吕布。
但又怕此举会引起什么后患,方才会询问他的意见。
而他经过这段时间思虑,早已想清楚了处置办法,当即笑道:
“由此看来,吕布其人是招人恨,便连明公也难以容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