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家造纸作坊。不过这家作坊不是生产宣纸的,而是生产硬黄纸的。景文把这个造纸作坊包下来了一天,给足了那个老板“承包费”,然后那个老板就欢天喜地的离开了。而景文和那些造纸作坊的人正在研究新型的造纸技术。 更新49、造纸和活字
“你们平常造纸的周期要多久?”景文问道。
那个造纸工头问:“什么是周期?”
“周期就是你们造出一批纸要多久?跟古人说话真是费劲!”景文吐槽道。
工头回答:“我们每次生产一批纸,都要数月时间。尤其是浸泡材料,都要百日以上。”
“那你们浸泡竹子的时候你们做什么?”景文问道。
“我们在做别的兼职啊!”工头回答。
景文差点晕倒,这个工头的回答很好很强大。景文终于知道这个时代的纸张为什么这么贵了,恐怕是古人的思想出问题了。
古代人作为生产工作,根本没有形成什么工序的思想。他们都是一个人从头负责到尾,从浸泡竹子到最后的生产都是由一个人来负责。而造纸需要费时间最久的工序也就是浸泡原材料,让那些原材料充分的发酵。这个过程至少要百日以上,所以费时间很长。而真正开始造纸,那就是根本费不了多少时间,至少需要几天而已。
这么算来,造成纸张真正昂贵的其实也就是因为浸泡费了太多的时间成本,并不是所谓的造纸太过复杂了。这个完全是因为古代的管理方法出了问题,所以才造成了这个原因。如果古代能够有所谓的生产计划书,那根本不会有这个问题。只要实现制定好生产计划,那可以每天都有工作开工,然后每天都把原材料扔到水里面发酵,这样能够维持持续不断的开工。
可是古人的思维让景文无法理解,他们竟然浸泡的时候干脆就不理会了,让那些雇员去做别的。而任由那些竹子在浸泡,平白无故的消耗时间。只有到了竹子浸泡够了之后,那才会召集雇员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