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还不如也是这种大家族堂姐妹的杨淑妃与洛湄长得像。不过,杨婕妤年纪较轻,十六七岁少女的鲜嫩毕竟讨喜,李世民自然很乐意接纳。只是谁也料想不到,册封杨婕妤的詔书都拟定了,这位杨三小姐却忽然病倒了,从此一病不起...
儘管皇帝未能真正得到杨婕妤,但这段预备册封的过程,却让他明白了长孙皇后有多么用心良苦,他就接受了长孙皇后的建议,依照唐宫的规章,轮流到后宫所有的寝宫过夜。于是,贞观二年(西元628年)下半年成了他后宫最多妃嬪同时怀孕的时期。
贞观三年(西元629年),韦贵妃生下了李世民的第十子李慎,燕贤妃生下了十一皇子李嚣,周婕妤生下了十二皇子李简。另外,李世民还有七个女儿生于这一年,其中三个生在年底,分别是十六女城阳公主、十七女高阳公主、十八女金山公主。
长孙皇后对这样多產的后宫很满意。她满脑子儒家思想,认为夫君的孩子越多,妻子越尽到了责任,无论这些孩子是嫡出或庶出,反正都是多多益善。她为此不断鼓励皇帝多多去临幸不同的妃嬪,以增加怀孕的机会与孩子的数目。她自己也尽最大的努力增產,每生一胎都才做完月子就停止哺乳,把满月的孩子交给乳母,这样她不再消耗乳汁,才好恢復经期,儘快再怀孕。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长孙皇后生的皇太子李承乾与四皇子李泰只相差一岁,五皇女长乐公主只比李泰小一岁,而九皇子李治与十六皇女城阳公主也只差一岁。不过,长乐公主比李治大七岁。换句话说,有六年多时间,他们的母亲长孙无忧没有怀孕生產。
那六年多的前五年,长孙无忧还是秦王妃。秦王那五年桃花运不断,连连收纳姬妾,却只对孺人吉儿抱歉,因为他没做到停止纳妾的承诺,凡是不在拥抱新欢的时候,都在安抚吉儿,对正妃无忧变得只是相敬如宾而已。直到无忧当上了皇后,皇帝按律阴历每月十五、十六两天都必须在皇后寝宫过夜,无忧才恢復连续怀孕生產。
对于世民曾经的冷落,无忧并不计较。自从她虚岁十三那年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