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普通选手则在每一跳损失2~5的势能,一旦达不到45,第六跳就还要蓄力,在第七跳拼出一个高难度。
优秀选手第六跳就可以了。
杭峰的第六跳是可以做五周半的。
但他没有做。
裁判室里,“制衡立场”的裁判们难掩眼底失望,方才出现在屏幕里的杭峰,却只做了个五周。
五周?
你在常规赛场都可以在第五跳完成五周,在明显场地更大的超级u型池,却要在第六跳做五周。
好吧,知道你是为了第七跳的五周半积蓄势能。
可是这种相当明显的“等待感”,可是让人不舒服啊。
过早地展露出自己的企图,未免太不从容。
其实“制衡立场”的裁判,已经不是那么过于期待杭峰拿出好成绩了。
资格赛的第二场,杭峰完成了五周半的突破,说明这已经是杭峰的极限,他目前的“天花板”已经清清楚楚。
老实说,资格赛的动作编排,都比这场比赛的编排要流畅很多。
难道是决赛过于紧张的原因?
还是需要一场比赛进行热身呢?
总之,就算杭峰在最后一跳完成五周半,他的分数也不会比资格赛的第二场更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