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就是抓板。
然后才是高度、连贯性、空中姿态等等。
在滑雪运动不断发展到今天,几乎大部分选手都将目光只落在了周数上。
冲击四周,冲击四周半,然后冲击五周,五周半。
毕竟周数带来的收益最大,裁判都非常喜欢给更高周数的选手打高分。
渐渐的,“抓板”的进展和变化性就慢了下来。
关注抓板也不是没有,欧洲选手对滑雪运动的热爱,会让他们去尝试更多更有意思的东西,时不时的,裁判就会在赛场上看见一些让人觉得惊艳的抓板技巧。
换手抓板绝不是杭峰第一个做。
但绝对是今年冬季项目开展以来,裁判们看见的第一个富有难度的抓板技巧。
上一个跳,是板头换到板尾。
这一跳是两手交换抓板尾。
看来杭峰这一场比赛的基调定下来了。
他要在保证周数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去“玩板子”。
很有意思。
裁判很喜欢。
不仅仅是查利总裁判,在看多了不断冲击周数,包括一些明明冲击不上去,还要硬要冲的选手,不能说不被对方的竞技精神感动吧,只是多少让人觉得意味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