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不过杭峰这一跳的亮点竟然在抓板上。
“什么!?”
有裁判看见了,杭峰这一跳竟然选择了前手抓后板的难度。
而且还是向后翻腾的前提条件下。
这个抓板动作可以说顶了抓板难度的“天花板”。
前后抓在后板上,身体需要的柔韧性非常高,腰腿部必须往后拉。
往后拉伸的动作,缩紧的时候难,打开的时候更难。
再优秀的运动员,都不能缩短这个动作在伸缩上耽搁的时间门。
这样一看,突然就反应过来,杭峰在第三跳,虽然做了反向起跳的四周半,但他的抓板动作却选择了最简单的。
后手抓内刃。
这些小细节看来还是得通过慢放才能看清,对于这类优秀运动员而言,真是一点都不能大意。
差点就被糊弄过去了。
不过裁判这么想,也只是针对杭峰而言,他们对杭峰的期待高,要求自然会更高。
换了任何一个赛场,能在第三跳就完成四周半,简直就是直接夺冠啦!
裁判眼里,杭峰对标的是白鸟优宇,是世界前五,是这个赛场的第一名。
要求再高一点也不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