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决策者认为,这面墙随着公司扩大,有可能因为增加设备导致空间不够,必要的时候需要拆除墙面,变更区域大小,所以擅自更改机电设计。原先设计最短路线,是为了节省电缆,拉越远就使用越多电线。」
「乍听之下很有道理,但……」林嘉郁说:「上面那么多东西,真的有机会移动墙壁吗?」
「你说到重点了,事实上,更动墙壁的机率微乎其微,会更改路径,不过是决策者认为线槽没有沿着墙前进,还直穿厂房,不够美观。这厂房是收购法拍的厂房加以扩建,原本只有左半边,右半边是空地,这面墙大约在原有厂房的中心位置,因为更改大电的路径,所以在新厂房盖完之前,配电都无法完成,导致机电无法在合约内完工,建厂进度也因此落后,这一拖,就拖了两年。两年后因环境趋势,不但物价飞涨,材料成本提高,订单又骤降,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建厂一度因欠缺资金停摆。」
「决策者?」
这故事听起来好像不是康逕华会做的蠢事?
「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该公司面临倒闭危机,这时候昕荣集团介入,收购并更换经营者。」
原来这不是一个犯错悔改的故事,而是趁别人犯错,赶紧坐收渔翁之利的故事。
「要完成一个厂房,需要许多人的努力、负责不同专业的人互相配合。为了避免事后补救,事前规划必须做得完善,如果只是脑内空想,没有佐以现况,就会和这里一样,发生错误。但是现实总是荒唐地可笑。」康逕华笑着问:「你知道那名决策者怎么了吗?」
林嘉郁摇头,「不知道。」
「决策者上头还有出资者,出资者背负投资失利的代价,决策者离职,继续在其他地方混得风生水起。命运不会给予铸下大错者惩罚,但无理由信任他人的人,恶果必须自己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