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适当对倭军本土进行一定威慑。”
陈璘毫不犹豫的保证说:“定然完成大帅军令!”
对陈副总兵这个表态,林大帅还是比较相信的。
别看倭寇为征朝号称动用船只数千艘,但大部分都是运输船,不运兵的时候只能在港口空放着。
真正的水军只有九千多人,战船号称七百艘。
而且在这个时代,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倭国的造船技术别说不如大明,连朝鲜国也不如。
倭国战船的坚固、防火等方面的属性,全面不如大明和朝鲜。
为什么朝鲜军全面无能溃败的情况下,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能大出风头并被大吹特吹?
主要就得益于朝鲜国水军在技战术方面的优势,确实能在海战中击败倭国水军。
但无论如何,朝鲜水军还是上不了岸,规模也不足以进行完全的海上封锁。所以终究无法扭转战局,取得战略性的胜利。
海军的专业性太强,林大帅只能将水师的直接指挥权委托给陈璘,无法像对待李大将那样拿捏。
不过还是要“纸上谈兵”几句,以凸显自己的能力,在陈璘面前树立威信。
这是很多领导的“驭下之道”,并非林大帅独有。
于是林大帅侃侃而谈:“倭国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安宅船。按照倭国之习惯,为设置很多射击孔,船帮建造的很高。
所以这种战船有三种弱点,一是吃水深,转向极为不便;二是重心较高,目标较大;三是木结构太多,非常易燃。”
陈璘“嗯嗯啊啊”的应付着林大帅的“指教”,心里想道,大帅可能略懂一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