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泰来便下令说:“据大同江对岸的探马来报,来救援平壤城的倭兵都已经半途撤退了。
现在传我军令,务必在明日天亮之前结束平壤城战斗!
如果无能,今日负责在西城主攻的所有将官降一级!”
众将官低着头,就往城里冲了。
此后战斗进程与历史上大致差不多,大明官军对着倭兵的土垒不停纵火,数千倭兵被烧死在里面,异味蔓延十里。
眼看城中修筑的堡垒挡不住明军,倭兵第一兵团主将小西行长带着万把人的残兵,退守东城。
但是大明官军仍然毫不客气,继续放火焚烧,反正这是朝鲜国的城市,烧起来不心疼。
眼看着明军优势巨大,而且己方援军迟迟未至,小西行长便从东城突围。
当初林经略部署攻城的时候,采用了“围三缺一”的思路,并没有在东城排兵布阵。
所以小西行长在半夜时分,率领残兵从东城突围出去很容易,但却不意味着能顺利逃脱,因为从东城外面就是大同江。
在大明官军的追击下,突围的倭兵要么回头垂死挣扎,要么在一片混乱中被逼着跳进大同江。
在这个收割人命的深夜,又不知几千倭寇被淹死在大同江里。
倭兵主将小西行长在近卫的拼死保护下,渡过大同江继续逃窜。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蝴蝶效应,预先埋伏在大同江岸的三个明军纵队,以及会日语的大忽悠沈惟敬,出现在小西行长和残兵面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