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开两亩荒地种点庄稼多好啊。”
杜衡闻言笑了起来:“大伙儿若是都有这般上进的想法是最好不过的。”
“在县志上看了县里的地形地势,今日特地来乡里实地巡看,也来看看你们,听听你们的想法。”
“大人贤明,有大人在,咱们县里的老百姓定然能过上好日子咧!”
杜衡选访了大半日,回县里直接去了前衙,又在理政堂里取出了县志来。
其实秋阳县的县志他已经看了好多遍,虽说不上烂熟于心,却也对上头所记载的内容颇为了解。
秋阳县天旱,地广,土质较为疏松。
他先前决定修水利的时候就看过了地,而今水利修好也取得了成效,算是针对天旱做了补救。
常言道因地制宜,天时无法改变,那就只有从别处下功夫。
单修水利肯定是不行的,针对土质农作物也可以做一定的调整。
老百姓吃上饭容易,但吃饱饭吃好饭却不易。
想要达到后者的吃饱吃好饭,光种植果腹的稻子玉米按照秋阳县的天时地势情况并不乐观,还得因地制宜种植些经济作物才好。
秋阳县地势宽广,可供开垦利用的土地多,现在老百姓农户手头上又能空闲出力来耕种更多的土地,已经符合了天时地利人和。
杜衡觉得是时候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利用秋阳县的天时种植改变穷苦日子的经济作物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