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文字传承需要载体,纸张便是读书人必不可少之物。
杜衡自从读书以来,先时用的是秦先生在世时余下的纸张,后自行去书坊里采买,一回动辄便是几十上百文的消耗。
但凡是造出来了,就不愁没它的去处,即便再如何不济,那也能自行留用,如此家里也省下买纸的那笔开销。
秦小满很认可杜衡的说法,纸无疑是好销的,若是能做出来的话。
前提还得是这门子手艺,倘可生产,以后开个小铺面儿也未可知。
杜衡见急性子没有反对,同他讲的更明白了些:“只是这造纸工艺复杂,且耗时又久,一时半会儿可见不得成效噢。”
“假使你叫大壮去县城里的竹木行多加询问,说不定这批竹子一口气就卖了出去。”
“你当我目光短浅至此了?若做的成纸那是长久的营生,可不是盈利一回的事儿。”
一颗竹子才多少钱,一叠纸又是多少钱,几十文和几百文的差距,其间的账识数就能算。
杜衡瞧哥儿如此,便应下了好生解决这批竹子的事情。
他大抵晓得如何以竹造纸,不过冲着秦小满所说的长久营生四个字,他还是在书院的书阁里借了几本有记载造纸的书拿回来细细研读。
自从来了秦家以后,这两年间一直都在做点小买卖,不过也都是卖个新鲜,讨个巧,很快就叫人给学了去。
原则还是那些小吃食的东西成本低,手艺算不得复杂,有心人学起来也快,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