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谢兄台。”
杜衡问到了地址这才跨进了那道百年修筑合该微有些古旧脱皮的大门,然则白榕书院里的学生大抵非富即贵,自是家中人少不得捐钱给书院做修缮工作,为此书院修的十分漂亮。
进书院就能见着一块极大的石壁,杜衡浅浅瞧了一眼,大概刻的是书院的始创者和由来。
石壁遮住了一眼能望进去的园子,在层层梅竹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曲径通幽。
书院里总是少不了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做装点,读书人就是好一个雅。
他沿着柱漆刷的整亮的抄手走廊往里走,一路上都能见着走廊上挂着字画文章,有镶裱的,有迎风飞扬不曾过多镶裱的。
杜衡一路走下去,发觉镶裱的大抵都是笔力遒劲飞扬的字,句子也宏伟大气,像是: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酬知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1
又有十三郡人文,此为根本;五百年道统,得所师承。2
杜衡猜测这些是书院里他时学有所成的学生相赠,以激励后生求学上进不忘师恩报效朝廷,而那些随风飘着的文章,字句在此衬托下稍显稚嫩,虽也是极其难得的好文章好论述,应当是书院里拔尖儿的学生写的,被挂在书生必经的走廊上以做众人学习。
这是一项激励学生极好的法子,在书院里的学生哪个不是意气风发,若是自己的文章再此出现也是莫大荣耀。
杜衡愈发觉得白榕书院是一所当之无愧的好书院。
眼花缭乱的的文章还未看的尽兴,门房所说的入学办理门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