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他想起昨日早朝时,皇帝莫名其妙的叫一众大臣安照赞同裁军跟否决裁军的意愿分开,站立两旁。
儿子华钰还算有眼力,跟着他站在一个队立中。
没想到,今儿皇帝便使出大招来。
明正帝瞟了眼群臣,他们这都是闲的,适时敲打敲打,也是叫他们知道边疆将士的艰辛!
把赞同裁军的大臣唤道前面,眼眸深黝,声音冷肃地说道:“朕知道如今国泰民安,朝中事务不甚繁忙之际,朕考虑到为了锻炼下一代能成为国之栋梁,所谓玉不磨不成器。特颁旨叫年轻一辈去军中历练。”随后,朝吴知瞟了一眼。
吴知赶紧上前一步,对着面前众臣高举圣旨宣读起来:“纪太师,白阁老,徐丞相跟大理寺卿宁树沉······都是朝中肱股之臣,深得皇恩,一贯为君解忧,因此,特派纪浩南,白叔潼去北疆押送御寒物资五日后动身,徐仲程跟宁志伟去南疆明日动身。此去为时一年,钦此!”
啊?
朝臣懵懵然地醒悟过来,难怪昨儿让站队,却又不了了之,却原来等在这儿呢!
这是哪位促狭的跟皇帝建议的?
这朝中除了皇帝只有谢玉珩是知情人,知道是谁建议的。
不过,朝臣们纷纷把目光朝谢玉珩瞟了过来,其中有几束是带着怨毒的目光瞪着他。
英俊隽永的谢玉珩一贯是面沉如水,不动声色。那意思好像是说:是本督建议怎样?你奈我何?
在他们心中除了了谢玉珩还有什么人能想起用这么狠辣的主意建议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