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寡淡,只她一个女儿, 故而家世略显衰败。
另一派则是昌平伯高氏, 高兰晔父亲初入京城为官时曾带她特意拜访昌平伯, 两家后来虽说来往稀疏,但好歹明面上算客气。同为高氏, 昌平伯即便不提携, 旁人听到高姓时亦会礼遇三分, 换言之, 高兰晔一族无形里已然得到其庇护。
顾家举家搬迁,京中便有些准备不妥当。高兰晔待产那会儿,昌平伯夫妇便将她接到园里, 辟出个院子供她们母子居住, 毕竟是高门显户, 加之高兰晔父亲升任兴平县县令, 夫君顾辅成做了齐王家臣,虽说只是赴封的诸皇子之一,且没有立储的机会,但昌平伯为人老道谨慎,局势未定,他谁也不愿得罪,故而高兰晔生产时得到极其不错的照拂。
彼时顾云庭年岁小,母亲无法分神照顾,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养成沉默内敛的秉性,甚至有些老成持重。
后来青州来信,高兰晔看了眼便撕碎信纸,她那忠心不二的丫鬟趁她不在,顺理成章爬上顾辅成的床,瞒了有些日子,现下连孩子都有了。
高兰晔才生下三娘两个月而已,因此事被气得回奶高热,她是要强的性子,病一好便收拾行装准备启程,但顾云庭还在吃药,身子总是断断续续的不好,昌平伯便劝她先去料理家事,至于顾云庭,他们会帮忙照看。
高兰晔再三谢过,抱着三娘于深夜奔赴青州。
当晚,顾云庭病的浑身滚烫,喉咙发疼,他卷起被子,闷声不吭。进来的嬷嬷拿手试探他额头,被那热度吓得不轻,转头禀了昌平伯,他们便赶忙请来大夫。
原以为是孩子不记事,故而那大夫写方子交代嘱托时,便也没有避着顾云庭。
昌平伯负手立在月下,夫人曲氏则很是忧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