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午拿到钥匙领你进去看看。
我刚刚在那百货大楼里面每一层楼都转了转, 四楼朝西的一整面商铺全部是卖电器的,收音机、电风扇、充电瓶、充电灯非常多,听说有时候还有大宗的电视机,还有电冰箱和洗衣机,别的先不管,明天回去带个洗衣机回去。”
他们原本手上的钱虽然不够买商铺却也有好几万,加上贷款来的钱,除掉买铺子、装修的钱还能余一些,并且每天都有进账,碰到用得上的东西可以直接买。
四楼人流一点不比一楼少,买电器的都排着队付钱,那可不是像卖肉、卖卤味那样的小打小闹,一单上百很寻常,好几百、上千都有可能。
那层楼的商家真正是日进斗金,听说都是沿海一些发展快速的城市进来的货,还有好些是外国的洋货。
赵军如今也是万元户,在阳湾镇上也是首一首二的大户,可到了县城,这一两年涌现出不少有钱人,特别是今年,万元户已经不少了,甚至有人倒一趟大货,一两日就能赚到万儿八千,这也使得一些国营厂子甚至单位梯制内捧铁饭碗的人心思浮动。
周围听说已经出现一些辞工下海的人群了,就是薛青松单位,还有位老资历办了停薪留职,人跑粤省做生意去了。
姚晴天也明显感觉和年初相比,如今的整个正街热闹繁华了不少。
那时候正街附近入住的人家还寥寥无几,逛街的大多是从老城区过来的,走路来回的话得一两个小时。
可短短十个月,周边的住户多了几十倍,正街上的公交车也跑起来了,就是从老城区过来,坐上公交车也就二三十分钟。
更不要说翻过年县高中新校区投入使用,那可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