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幸好他们基本功扎实,又和许先生云游四方,并学了不少‘杂学闲趣’,总算是体面的将考核应付过去。
考核一直从上午持续到日暮时分,沈长林沈玉寿顺便在书院蹭了一顿饭。
祝夫子吃素,陪着他吃清粥小菜,倒别有一番滋味。
从头到尾,祝夫子都保持着高昂的精神气,目光炯炯,思维敏捷。
沈长林沈玉寿答题到日暮时分,精神已有几分涣散,不由的开了点小差,而祝夫子一人考校两位学生,时此此刻仍头清目明,他望了一眼天色,微笑道。
“今日考核就此止,不愧为蒋老先生看重的学生,天资果然不凡,不过定力还要再修炼啊,今天色已晚,你二人回去歇息,明日再来,我领你们去见山长,便算是正式入学了。”
二人拜谢祝夫子,一身轻松的走出了淮华书院。
回到住处,赵悲煦也已回家,互相问起,他也经历了一番艰难的考核,算是通过了,同样明日去报道。
“你们三人都走了,届时这院里,就剩我孤零零一人,哎,可叹可叹,羡慕羡慕。”
文平宪晃头晃脑,虽嘴里说着酸话,其实已打定主意独自静心温书备考了,兼之沈长林沈玉寿赵悲煦偶尔会回来同他说经论典,对于文平宪来说,已然足够。
秋风扫地,百草枯折,一夜醒来,院里铺了一层黄叶。
沈长林沈玉寿赵悲煦各自带上行囊,前去书院报道。
四大书院均属民办书院,创立之初由世家大族出资建立,耕耘数百年后,其名下的田地商铺数额不断增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