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饱含担忧,且能猜到多半与史家有关,但长林说不能说那便随意。
反正,不论发生了什么,他都站在长林这头。
他们一共在南玉山庄待了三日,加上来时的路上花了四日,今日八月二十七,正是秋闱放榜的日子。
沈长林心想,看过成绩,接下来便可离开平昌,这危机便算解了。
“多住些日子再走吧,这山庄里好些地方还没带你们去过呢。”蒋文峤显然舍不得他们走,唯二的友人走了,他在这山庄中,又要寂寞的发霉了。
“愈周,不可那般任性,沈家二位公子下山有要紧事的。”蒋家祖父道。
他们南玉山庄不欢迎外人,但经过这几日的相处,蒋家祖父对沈家兄弟二人十分的欣赏,其学识之渊博,人品之端庄,当为青年人的楷模。
于是临行前,蒋家祖父给京城淮华书院的孔山长写了一封推荐信。
“跂高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淮华书院名师如云,学生个个才华横溢,二位公子若入学就读,在学业上一定能精进不少。”
自然,推荐信是写了,决定权还在沈长林沈玉寿手中。
毕竟从平昌去京城,路途遥遥,若他们此次中举还罢了,反正要入京参加明年的春闱,但若不中……
蒋家祖父内心叹了口气,就看他们的选择和造化了。
蒋文峤派了辆马车送好友下山回城,并一路送他们出了寨门。
“山水有相逢,愈周兄不必伤怀,若有缘分,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