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发了下来,三场考试的所有题目都在上面,但答卷却是逐场上交的,也就是十一、十四、十七日的傍晚交卷,试卷收上去后,会交给专人誊抄,然后送给同考官们阅卷。
也就是说,考试和评卷工作在同时进行中,这样,才能保证在秋闱结束后的第十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七张榜公布成绩。
科举之途,无论童试乡试会试,题型大同小异,一般也都出自于四书五经,区别在于考题的深度和竞争上。
此次平南布政司的秋闱考生近五千,朝廷给的核定录取人数只有一百余人,其竞争可想有多么激烈,且为了保证不泄题,考题全出自皇帝之手,其立意自然深刻。
沈长林屏息凝神,读起题目来。
第一场按惯例,自然是《四书》义和试贴经外加试贴诗一首,加起来有九题,两天时间,一共要写两千字左右的答卷,题量不大。
沈长林品读了一番,大部分题目出自常见典籍,唯有一试贴经和试贴诗的题目稍偏门。
【试贴经三:……故内摄于其有……致静不动……】
沈长林一愣,这竟然是出自道家典籍《太上大通经》。
虽在道家典籍中不冷门,但对奉读儒家经典的考生来说,尤其是那些阅读面不够广的考生,碰上这题就可以收拾收拾行囊三年后再考了。
至于试帖诗。
【原岸弄剑杀胡风】
这是一道冷门诗,原岸是历史上抗击胡人的英雄,考生们基本都知道他,但知其人不一定知道这首赞扬他的诗,下句为‘只恐佞邪乱红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